聚点成面,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,我们拟对近年购物中心积极引进的品牌、业态进行梳理,以记录并呈现新兴消费趋势,为商业运营者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与借鉴,欢迎共同探讨。
似乎在一夜间,同城零售成为了“风口”。这个早在O2O时期就被默默开拓的行业,在今年突然间被巨头盯上。无论是美团、阿里,还是京东、拼多多都纷纷入局。
10月9日,淘宝特价版第一家“一元体验店”在上海开业。据官方介绍,该店将精选来自120万产业带商家的货品以全场1元的价格出售。“1元店”是淘宝特价版联合产业带商家共同打造的“厂货橱窗计划”的一部分。
9月24日,名创优品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,拟于纽交所上市,计划募集1亿美元,代码为MNSO。一个“杂货铺”,凭什么做到赴美上市?疯狂扩张之后,名创优品隐忧何在?
相较于小玩家,上游供应链与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是巨头玩家的优势所在。但小玩家也并非一无是处,它们会比大玩家“更接地气”地深扎在社区团购的运营一线,对社群、团长的把控能力不容小觑。
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了同城零售的大爆发,与之形成连锁反应的,是线下实体商业随之展开了一系列新的变革,继餐饮、商超之后、零售医药也在经历一场剧烈“震荡”。
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不论一开始如何定义参与者的角色,只要大家都能明确各自想要达到的目标,并不断地彼此的明确权利义务,最终,这项事业的组织结构都会自然演变成最容易成就的形式。
零售通的野心并非没有底气,一方面是,随着私域流量爆发,600多万家隐匿在街头巷尾的“夫妻老婆店”的价值得以被重新审视;另一方面则是,目前零售市场上的数字化改造小店,只有综合性平台能够完成。